2014年我國快遞140億件,同比增52%,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2040億。最多的一天,超過1億快遞在寄遞途中。2020年,將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今年,我國將制訂一批行業標準,開展快遞物料回收!岸缡肿濉,你貢獻了幾件?
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040億元,同比增長42%?爝f業務量同比增長52%,已連續46個月累計同比平均增幅超過50%。
與此同時,中國快遞業的基礎能力建設也在持續加快。去年全行業共改擴建轉運分撥中心185萬平方米;新增干線車輛1.2萬臺;高鐵快件班列覆蓋全國65個城市、日運輸能力達2000噸;新增貨機專用航線40余條、合作航線200余條,快遞專用貨機增至68架;從業人員增加超過20萬人。
“最后一公里”投遞難題也在逐步解決,末端投遞方式不斷創新,去年全年投入使用智能快件箱1.5萬個,派件量占到總業務量的1%。
盡管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但快遞業仍尚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中國快遞市場增長空間仍然十分巨大
例如,去年140億件快件中,農村市場快遞包裹量僅為20多億件。全國還有將近一半的鄉鎮不通快遞。
快件過度寧夏包裝現象嚴重
家住市區的小李已經有七八年的網購歷史了,是一個標準的網購達人。家里的一切用品幾乎都是從網上購買的,這幾天,她從網上給孩子買了不少零食。賣家寄來了一個長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的紙盒。打開包裝盒,她發現里面塞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沫塑料,打開中間的報紙團,里面還有一層塑料袋被數層厚厚的膠帶牢牢地纏住,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剪刀,孩子的零食才得以“現身”。小李表示,她理解賣家為了保護產品細心包裝,但如此里三層外三層地過度包裝難免有些浪費。
與小李同一單位的小麗平時也喜歡網購,她也反映幾乎收到的每一個快遞最外面的包裝盒都塞滿了塑料泡沫紙、報紙、泡沫板。
在事業單位上班的朋友小寧告訴記者:“我在網上訂購了一只兒童手表,收到快遞后發現,一個小小的盒子居然里外綁縛了5層膠帶,撕下來足有一大團,里面還有泡沫、報紙若干。
在國際上,德國的《包裝條例》、日本的《包裝新指引》、韓國的《關于產品各種類包裝方法的標準》,均對商品包裝的體積、重量、包裝空間、包裝層次、包裝成本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例如德國的《包裝條例》規定,凡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以及包裝費用明顯超出商品的30%,可判定為分割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欺詐”,這就從法律法規層面遏制了快遞過度包裝的源頭。
隨著電商的不斷發展,網購的種類、數量等將不斷增加,商家、快遞公司、消費者將成為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新“源頭”的制造者。其實,要解決網購催生的過度包裝問題也并非無計可施,商家在保證商品安全運輸的前提下,應該避免過度包裝,對快遞包裝再回收等問題,及早進行研究和嘗試。同時,身為消費者,我們也要遵循環保、理性的消費理念,從自身做起,從而在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的全民共識。
|